2015-11-20 12:58:14 來源: 南通網(wǎng)
南通網(wǎng)訊(記者趙勇進 通訊員鄭州)中國好人、曾捐資百萬元的慈善老人宋英,因患心臟病,經(jīng)多次搶救無效,于11月20日(今天)凌晨4點40分去世,享年99歲。宋英病重期間,南通市領導、通州區(qū)領導曾到醫(yī)院看望,并囑咐醫(yī)護人員積極做好治療工作。
宋英,通州區(qū)西亭人,1946年參加革命工作,194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79年離休。2012年1月8日,宋英老人捐出自己和已故丈夫姜美善畢生積蓄一百萬元,設立“姜美善、宋英”慈善基金,用于幫助貧困老黨員以及困難家庭學生。
宋英的事跡傳開后,先后得到中組部、省、市領導的指示,掀起了學習宋英的熱潮。
宋英同志告別活動的相關工作,通州方面正在展開。
宋英生前事跡
【一輩子堅定信念】
1918年1月,宋英出生在通州區(qū)一個叫灣子頭的地方。到了上學年齡,宋英看到同齡的男孩都上學去了,也吵著要去讀書,但當時的學校不收女孩,父親只好為她請了一個私塾先生,讀了一年半,能背誦《論語》的宋英在當時也算一個有文化的人了。
23歲那年,宋英經(jīng)人介紹,與在南通縣碧堂小學任教員的姜美善結婚。姜美善比宋英大一歲,1941年7月參加黨的地下工作,1942年2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楹蟛痪茫郎凭驼{(diào)到雙林庵小學擔任校長,后來調(diào)到南通縣警衛(wèi)團擔任文教助理,然后又調(diào)到蘇中四分區(qū)專署交通處任秘書。
1947年1月,宋英跟隨丈夫走上了革命道路。由于她有文化,表現(xiàn)出色,得到組織的信任。 1947年10月,她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宋英說:“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越在困難的時候,堅守的信仰越不能動搖。 ”1949年11月,姜美善所在部隊接到命令,急需抽調(diào)一批干部,支持南方地區(qū)工作。當時的南方,敵我的斗爭形勢很復雜,對一個長期在后方工作的干部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姜美善回家與宋英商量后,宋英再次支持丈夫,跟隨丈夫一起南下。南下后,宋英與丈夫扎根當?shù)?。宋英先后任云南省百貨公司人事科科員、墨江縣財政局副局長、思茅地區(qū)財政干校秘書科副科長等職,1972年離休。 1979年5月,宋英與姜美善從云南離休后,回到通州區(qū)金沙鎮(zhèn)老家安度晚年。
宋英夫婦倆離休后,注重加強政治學習,每天堅持看新聞、讀黨報,積極參加支部學習活動,堅持過組織生活,參與家鄉(xiāng)的各項社會事業(yè),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高度贊譽。宋英說:“活到老、學到老,不學習腦子要生銹,會跟不上形勢”。
在她的家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排書櫥,里邊大多是些馬恩列斯,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著作。宋英介紹,這些書有些是組織上發(fā)的,有些是自己買的,她與老伴大多看過。近年來,由于年事已高,身體不便,她不能參加活動了,但堅持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請支部的同志將學習材料送到家里,及時了解支部的活動情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共產(chǎn)黨員的義務和責任。
宋英(資料照片) 記者趙勇進 攝
【一輩子心系群眾】
宋英剛到云南曲靖糧食局工作時,衣服是單位發(fā)的,吃飯在單位食堂,都不用花錢。每月發(fā)的4塊零花錢也夠用了,但那個地方很窮,一年收上的糧食不多,麥穗一寸長也沒有,土豆放在火上烤烤就是主食了。晚上,當?shù)厝它c燈用的是一種樹脂,燃燒時會冒出很多黑煙,把眼睛熏得紅紅的。宋英看不下去,就從4元的零花錢中,拿出一部分來購買眼藥膏,送給鄰居,當時眼藥膏的價格是每支1角4分。
1953年后,宋英調(diào)到云南省百貨公司做人事工作,她堅持原則,按政策辦事,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有一位同事,家中孩子多,有次發(fā)工資推遲了兩天,這戶人家就揭不開鍋了,宋英知道后,就先將錢墊付給他。 1958年,宋英跟丈夫一起調(diào)到墨江時,公司的同事都舍不得她走,并熱情地歡送她。那時,加工資每個單位都有名額,論資歷,宋英每次都排在前面,但她看到同事工資低,家庭負擔重,就主動提出先將機會給人家。她離休前,先后3次放棄加工資的待遇。
四川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為幫助災區(qū)群眾重建家園,宋英、姜美善夫婦在捐款500元后,又交納“特殊黨費”2000元。青海省玉樹大地震也牽動著他倆的心,從媒體上看到地震災情后,他倆立即通過金沙鎮(zhèn)關工委向災區(qū)捐款1000元。此外,他倆還在2009年、2010年分別捐款1000元,通過通州區(qū)扶貧協(xié)會,資助貧困孤兒上學。
面對一生積攢下來的100萬元,姜美善生前曾跟宋英商量,錢存在那里都是“死”錢,如果把錢用“活”救助需要幫助的人,可以做很多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事情。 2010年1月18日,夫婦倆共同立下財產(chǎn)遺囑:“財產(chǎn)是我們二人共同節(jié)儉的,不是祖?zhèn)鬟z產(chǎn),不予分配,應該回報國家、回饋社會”。
2011年2月7日,姜美善因病去世后,宋英多次找到通州區(qū)委老干部局、民政局和金沙鎮(zhèn)人民政府商議如何處置他倆的積蓄財產(chǎn),最終形成一致的意見,設立冠以他倆名字的慈善基金,用于幫助金沙鎮(zhèn)的貧困老黨員以及困難家庭的學生。 2012年1月5日,宋英捧著16張累計金額99.96萬元的存折來到通州區(qū)委老干部局,本金和利息作為首批慈善基金。
那天,她對著丈夫姜美善的遺像說:“我把所有的錢捐出去后,你的心愿了了。我現(xiàn)在心情特別好,以前一頓只能吃半個饅頭,現(xiàn)在一下子能吃一個饅頭了。 ”
各級領導對宋英的評價
時任中組部常務副部長沈躍躍:
通州區(qū)94歲的離休干部宋英的先進事跡,得到了中央、省、市領導 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時任中組部常務副部長沈躍躍作出批示,要求廣大黨員向宋英同志學習。
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
宋英同志把畢生無私奉獻給黨和人民,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的高尚品質(zhì),是永葆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的楷模。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認真學習宋英同志高尚無私、克己奉公的思想境界,艱苦樸素、淡泊名利的革命本色,心系群眾、扶貧濟困的大愛情懷,堅守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家園,時刻銘記人民公仆的神圣職責,始終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全心全意服務人民群眾,為奮力開啟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新征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江蘇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學勇:
宋英同志一生堅守為人民服務的莊嚴承諾,恪守人民公仆的精神高地,用平凡的愛心為社會作出了無私奉獻,集中體現(xiàn)了當代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風貌,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為黨員干部提供了一本鮮活的教材。時代呼喚這種精神,人民群眾期盼這種精神,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需要越來越多這樣的好黨員好干部。各級黨員干部要自覺把宋英同志的精神作為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把對宋英同志的感動和崇敬轉(zhuǎn)化為立足本職崗位創(chuàng)先爭優(yōu)、又好又快推動江蘇“兩個率先”的強大動力,進一步凝聚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奮力開創(chuàng)“十二五”時期科學發(fā)展新局面,努力把江蘇的明天建設得更加美好!
江蘇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楊新力:
宋英同志的事跡十分感人,在新聞媒體宣傳的同時要注意深入總結。
南通市委書記丁大衛(wèi):
宋英同志的事跡,是我市繼“江海志愿者”、“莫文隋”、“愛心郵路”等先進典型之后的又一凡人善舉,是精神文明“南通現(xiàn)象”的又一典型,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守共產(chǎn)黨人精神家園的生動實踐,是新時期雷鋒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她的優(yōu)秀品德值得學習和發(fā)揚光大。
[責任編輯:來源:南通網(wǎng)]
蘇ICP備08106468號 蘇新網(wǎng)備2010048號 廣播電視節(jié)目經(jīng)營制作許可證(蘇)字第435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蘇B2-20112099號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刊登、轉(zhuǎn)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wǎng)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zgnt001@163.com
聯(lián)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
Copyright (C) 2015 www.bdg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