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4 09:56:22 來源: 江海晚報
南通板鷂風箏
南鷂北鳶。南通是板鷂風箏的發(fā)源地。江海平原上,板鷂風箏是怎樣在百姓手中放飛并逐漸形成獨樹一幟的風箏文化的呢?
中國是風箏的故鄉(xiāng),南方稱“鷂”,北方稱“鳶”。南通是中國四大風箏產地之一,盛產板鷂,為全國絕無僅有,久負盛名。南通板鷂風箏制作技藝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南通風箏文化獨樹一幟,呈現(xiàn)著江海文化的特質,滋養(yǎng)著南通人的精神世界。
江海之濱一馬平川,
東南海風吹出了板鷂風箏?
秋高氣爽。市民孟海峰帶著孩子在市體育公園放風箏。孟海峰說,順著風箏的線,孩子能看到蔚藍的天空,他們的心就像風箏一樣在天空飛翔。
和孟海峰一樣,在不少南通市民家中,風箏成了孩子成長的玩伴?!捌鋵?,不僅僅是這一代的孩子,我們祖輩也是玩著風箏長大的。”孟海峰說。
確實,在江海平原上,風箏一直伴隨著人們的勞作、娛樂。特別是板鷂風箏,它成為世世代代南通人生活的必需品。
談到這個話題,市風箏協(xié)會主席吉華很有發(fā)言權,他說,據有關史料記載,風箏的發(fā)明人是漢朝的韓信,成語“四面楚歌”中就有風箏的影子。南通的板鷂風箏,則始于北宋時期,傳承至當代,已有千年歷史。板鷂風箏的名稱有很多,例如板鷂、鷂子,大家都耳熟能詳。
與北方的紙鳶相比,板鷂風箏要重許多,放飛難度自然也大,那么,為何南通人偏愛板鷂風箏呢?吉華分析說,南通地處江海之濱,一馬平川,多大風,尤其是東南風,適合放飛重型板子類風箏。另外,從風的原理看,江海平原的風屬于海風,風量、風速、風力相對勻稱,對風箏上天后的平衡性、穩(wěn)定性起著決定性作用,這些優(yōu)勢是山風、谷風、陸風、山谷風所不能及的?!耙话阍凇惋L’等級,即4級風時就可放小鷂子了?!奔A說。
南通板鷂風箏哨口。
板鷂無關衣食住行,
為何能傳承千年而不消亡?
現(xiàn)代人放飛板鷂風箏是為了娛樂、競技,展示風箏文化,那么,江海平原上的先民為何要放板鷂風箏呢?
吉華解釋說,根據相關記載,放飛板鷂風箏是南通先民生活的一部分,當時,先民祈求上蒼消災要放風箏,通報天空氣象情況要放風箏,慶祝豐收和健身娛樂也要放風箏,可以說,風箏和人們的生產、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板鷂風箏放飛時迎風發(fā)出美妙的響聲,而這通過哨口發(fā)出的聲音既是驅邪的威懾之聲,又是憤怒的吶喊,激情的歌唱和喜慶的天空交響樂章?!奔A說。
說到哨口,這可是板鷂風箏的藝術靈魂。每只板鷂風箏上的哨口響聲風格,大多由放板鷂風箏的主人設定,所以,自主設計哨口,對于喜愛板鷂風箏的人來說是制作、放飛風箏的第一樂趣。吉華說,偏愛響聲高亢者,習慣用八尺以上的大鷂體,特制臉盆大的振蕩主哨,喜歡脆響通靈似銅鑼聲音者,則扎制兩尺左右的小板鷂,采用鵝蛋大小的袖珍主哨?!岸咧g,千變萬化,這便是樂趣所在。”吉華說。
在享受樂趣中不斷創(chuàng)新,從南通先民到現(xiàn)代人,他們已經讓板鷂風箏成為展示創(chuàng)造能力的平臺,在一代一代人的努力下,板鷂風箏不但沒有消亡,更是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逐漸發(fā)揚光大。
張文智接受美國當?shù)孛襟w采訪。資料圖片
滋養(yǎng)南通人精神世界,
風箏文化如何繼承和發(fā)揚?
去年6月至7月,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南通風箏省級“非遺傳承人”張文智帶著自己精心挑選的板鷂風箏,和國內107位藝人一起在美國華盛頓國家大草坪、加拿大多倫多港前藝術中心展示中國傳統(tǒng)民俗。
這是南通板鷂風箏又一次展現(xiàn)在世界人民的面前。張文智回憶那趟文化之旅時說:“中國以風箏聞名的城市、個人有不少,如此高規(guī)格的國際交流最終選擇了南通板鷂,是熱烈明快的工筆繪圖、精妙神奇的構造工藝、氣勢恢宏的哨口之音打動了中外組織者。這份榮耀不屬于我個人,而是屬于江海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良好傳承?!?/p>
確實,在江海大地上,板鷂風箏的傳承人還有不少。吉華介紹,目前,南通地區(qū)約有20萬人經常進行板鷂風箏放飛活動,有數(shù)以萬計的板鷂制作技藝高手,其中,陸寶如、陸漢德、郭承毅、郭承愷、王志祥等人的作品享譽國內外?!氨姸嗍忻窦尤氚妃_風箏的制作、研究,這造成了南通風箏文化的復合型特點,而這也與江海文化包容會通的特質相吻合。”吉華說。
吉華感慨,以往,團結協(xié)作、志在高遠、勇于拼搏、敢于創(chuàng)新、人天和諧的風箏文化,滋潤著一代又一代南通人的精神世界;未來,每一位江海兒女都應該將這樣的精神傳承下去。 記者龔丹
[責任編輯:來源:江海晚報]
蘇ICP備08106468號 蘇新網備2010048號 廣播電視節(jié)目經營制作許可證(蘇)字第435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12099號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zgnt001@163.com
聯(lián)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
Copyright (C) 2015 www.bdg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